创客教育 > 资讯 > 所有案例 > 《三维设计与智造》课程设计与实施
《三维设计与智造》课程设计与实施

【摘要】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三维设计与智造》校本课程是我校的江苏省前瞻性项目课程之一,采用ADDIE课程设计模型,秉承融合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转变学习方式的项目理念,为培养能设计会智造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键词】技术素养 校本课程 三维设计

 

【正文】

一、课程背景

2019年5月,无锡市第一中学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设计与智造——统整理念下高中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遵循2017版新课标,秉承“独立、协作、创造”的校训,以“设计与智造”为核心,率先在高中技术领域开展大胆探索和实践。通过创设技术学习空间,落实国家课程,形成校本特色,构建融通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校本课程、创客活动等方面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学习为主整合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从而探索高中学校培养会设计、能智造的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的新策略。

本课程的设计采用了ADDIE模型,主要解决课程开发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学什么?(目标)、怎么学?(策略)、效果如何?(评估)。该模型包括五个步骤: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到评估(Evaluate)。其中,分析与设计属前提,开发与实施是核心,评估为保证,三者互为联系,密不可分。开发模型的五个步骤在时间顺序上也会有交错和融合,甚至循环往复。

 

二、课程分析

1. 设计理念

三维设计与智造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技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遵循设计思维的方法论,进行有目的的设计与智造,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或智能的电子作品或物化产品作为最终成果。


“设计与智造”既是教学目标,又是学习方式,就是在本课程学习中,引领学生在“设计与智造”的过程中学会“设计与智造”的一种沉浸式学习,即技术课程中强调的“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具体来说,教学中主要采用项目学习方式,强调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和整合性、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学习成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通过学习方式的统整和变革,引导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提高学习效率和技术素养。


基于课程统整的理念,《三维设计与智造》课程融合了2017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选择性必修《技术与创造》系列模块,以及高中信息技术的选择性必修模块《三维设计与创意》的相关内容。

 

2.      课程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维设计与智造课程统整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科内容和育人目标,因此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技术意识、计算思维和工程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设计、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体验三维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开阔的视野、有远见且理性地看待技术世界,了解三维设计的发展动向,把握技术的本质及其社会价值,形成信息社会责任;经历项目产品的设计与智造,学生将面向现实生活和真实世界,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采用恰当的方式获取并处理信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设计,运用计算思维和工程思维方法来界定问题、抽象特征,领悟信息、数据、计算、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等技术概念及思想方法并加以运用;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如绘制草图、思维导图及三维软件建模等对产品进行图样表达和交流,理解三维打印的工艺和原理,在最终形成物化产品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工匠精神,达成技术学科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3.      课程内容

本课程整合了2017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选择性必修《技术与创造》、《技术与工程》系列模块,以及高中信息技术的选择性必修模块《三维设计与创意》的有关内容,具体列表如下。


模块

单元

核心内容(问题)

素养目标

通技必修《技术与设计1》

技术及其性质

三维打印及其原理

三维技术的应用和价值

三维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信息意识

技术意识

信息社会责任

技术设计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订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或原型

优化设计方案

问题解决

技术思维

创新设计

图样表达

工艺及方案实现

 

三维打印材料特点

三维打印软件建模与切片

三维打印机操作方法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实践能力

技术交流与评价

 

设计方案交流

技术试验报告

作品评价反思

信息意识

图样表达

批判性思维

通技必修《技术与设计2》

结构及其设计

 

常见的简单结构

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

个性化产品的结构设计

审美能力

技术思维

图样表达

流程及其设计

 

流程的时序和环节

流程设计及优化

计算思维

图样表达

系统及其设计

 

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简单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系统思维

工程思维

通技选择性必修《技术与创造》

技术与创造力开发

技术发展与发明创新

技术思维、设计思维

创新设计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物化能力

创新思维与技法

创新意识、思维和方法

创新工具与创客文化

三维产品创新设计

创新成果交流评估

三维产品发布与优化

通技选择性必修《技术与工程》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传感器与继电器

电子控制系统

台灯升压电路及元件

声光温度等常见传感器

台灯控制系统

图样表达

工程思维

系统思维

信技选择性必修《三维设计与创意》

三维设计的社会影响

三维设计的应用与价值

信息社会责任

计算思维、设计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图样表达、物化能力

创新设计

三维作品设计与创意

三维作品建模与设计

三维作品切片与打印

三维作品发布

三维作品发布与交流

通技选择性必修《三维设计与制造》

三维打印原理

三维打印的过程和原理

技术思维

设计思维、创新设计

图样表达、数字化学习

物化能力

三维产品技术分析

产品设计的结构和工艺

三维模型设计

三维设计软件应用

三维打印技术应用

产品制造、组装与测试

 

4.      学习者分析

从认知特点来说,现代高中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对新技术和新产品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感和适应性,因而对“三维设计与智造”选修课程的兴趣浓厚,争相追捧。但是,对于产品设计和智造的原理、设计思维和创新方法都只有模糊、粗浅的认识,真正要从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者转变成产品的设计者、制造者,这是一个比较漫长、需要积累的过程。

从先决素养来说,高一学生在初中大多学过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程,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具备简单的动手能力。但是,初中课程的内容简单、课时紧张、考察容易,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偏重讲授和演示,学生倾向模仿和操练,大多把技术当作“工具”来学习,忽略对技术知识、技术思维和技术文化的掌握和领悟,在核心素养各个方面的发展很不均衡。

从学习方式来说,高一学生习惯了接受学习和分科学习,很少有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学习经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和能力都欠缺。因此,对于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具有一定复杂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缺少小组分工、取长补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计

1.      课程大纲(以创意小台灯项目为例)

单元

教学内容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描述

 

三维打印基础

(6)

三维打印及其原理

信息意识、

技术意识、

信息社会责任

能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结合具体案例,有效搜集并综合分析相关信息;讨论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综合性和两面性;理性看待并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三维技术的应用和价值

三维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三维软件建模基础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计算思维、

图样表达、

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开展自主学习;能依据需求对简单实体进行分解和抽象;初步掌握三维设计软件绘制草图、形成实体的基本过程。

设计思维-九宫格法

设计思维

创新设计

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以现有对象和技术为中心开展发散性思维练习;学会多角度考虑和分析问题。

 

 

创意小台灯设计项目

(12)

设计的一般过程

工程思维、

信息意识

了解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形成初步的工程意识与思维;能够采用问卷、文献等方法发现问题,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用户需求,明确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发现问题,收集分析信息

明确问题,制定设计计划

系统设计与分析(整体和部件)

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

工程思维

 

能够针对生活中的简单对象分析系统的各个要素,感知系统现象并初步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能够识别技术问题的特性和细节,明确系统各部分的制约条件和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案。

设计方案构思-SCAMPER法

设计思维、创新设计

能够使用SCAMPER法开展创意联想,训练综合性思维;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挖掘潜在的设计机会,尝试从多个视角考虑问题,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

设计方案讨论-头脑风暴

绘制设计草图(整体和部件)

图样表达

能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如草图、三视图、流程图、电子电路图等;能用较详细的草图准确表达和交流设计构想。

设计方案权衡-KANO模型

设计思维、工程思维、

创新设计

能运用KANO法了解分析用户对台灯功能的需求和期望;了解比较、权衡、优化等系统分析方法;能够依据方案权衡的标准,确定或优化设计方案。

三维软件建模

计算思维、

图样表达

能依据设计需求对实体模型进行分解、抽象或组合;并熟练运用三维设计软件绘制草图并形成实体;能将设计方案用三维设计软件表现出来,并不断优化、改进。

焊接工艺及LED灯头

数字化学习、物化能力、

能借助项目学习手册、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自主学习;认识台灯部件的材料特点、连接工艺和电子电路,耐心细致地完成台灯电子控制部分;能够根据三维打印的材料特点,设置合理的切片参数,使用切片软件生成并打印台灯部件,组装成台灯后完成技术测试和评估。

升压电路及元件焊接

三维打印材料与工艺特点

三维打印软件切片

三维模型打印

作品组装

作品测试和评估

作品发布与交流

信息意识、技术意识

信息社会责任

能够针对特定问题和对象,进行有效地交流、评价和反思;学会从多元角度评价技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技术评价和选择能力。

台灯设计方案的优化

作品评价反思

.

2.      资源设计

1)       文本资源:《三维设计与智造学习手册》、《创意小台灯设计项目手册》

2)       视频资源:《3D One软件建模》系列教学微课,三维打印相关作品视频等。

3)       教具:计算机(Windows7+Office2007以上+3D One),三维打印机和耗材若干

4)       教室环境:网络机房、一体机或投影仪、音箱等

5)       网络平台:www.i3done.com,教师、学生账号,课程发布与管理、作业上传等功能

 

四、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个相互融合的过程。在整个校本课程实施期间,教师按照课程大纲的安排,对每一课时进行具体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课程开发包括确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及具体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录制教学微课,管理教学资源等。课程实施则包括上课时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实践,课后批阅学生作业,点评学生作品。学生的作业往往反映了课程实施的成败之处,可以为教师后续课时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经验和教训。因此,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相辅相成。限于篇幅,本文不再按课时一一赘述。


课程的实施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以项目学习为主统整各种学习方式,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彰显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特征。为了贴近学生生活,课程以创意小台灯和校园文创作品为项目主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将教学内容与项目实施有机统整,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积极、有效地在设计活动中建构技术知识、应用技术原理、体悟设计过程,生成技术学习经验,并逐步形成和发展计算与创新思维、技术与工程思维,理解技术文化,最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项目学习中还融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学习等形式,以支撑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三维建模软件的操作方法,不同学力的学生需要的学练时间不同,因此教师将设计所需的各种操作方法录制成微课。一是将视频放在机房教师共享中,供学生上课时随时自主学习,二是在教学平台上开放了网络课程,供学生回家后在线学习,确保学生对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创意小台灯是高中通用技术必修课中的项目,我校要求每位学生设计一个方案,经小组讨论后可修改完善各自方案,每人独立自主完成台灯制作。校园文创作品的开放度较大,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体验群策群力、取长补短的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 课程评估

1. 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部分。具体按照如下公式打分。

过程性评价:考勤20%+平时30%(课堂表现、平时作业)

总结性评价:作品50%(包括草图、三维模型文件及三维打印成品)

具体到项目作品,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项目学习手册》,其中反映了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的讨论,方案的评估,绘制的草图,作品的实物照片,作品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最后是学生的反思。因此,作品评价同样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2.      学生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选修班所有同学都完成了创意台灯作品,但完整度差异较大。有一小部分同学提交了完美的台灯作品,用三维打印的底座、灯罩和支撑杆组装了结构稳固的台灯,而且内部电子电路焊接良好,光照效果好。大部分同学完成了一个台灯组件(灯罩或底座)的三维设计与打印,完整度不够,美观度不足,但照明效果还行。部分作品如下表。


台灯作品主要体现了学生的物化能力,而学习手册则记录了学习的整个过程,反映了学生的信息意识、设计思维、技术思维、图样表达等能力,是学生技术素养的综合体现。除了台灯作品,同学们还提交了《创意台灯项目学习手册》。他们在手册上学会了使用九宫格、SCAMPER、KANO等设计思维方法,详实地记录了作品构思、设计方案、作品草图、台灯照片、自我评价与反思等,教师也打分并填写了评语。


回顾课程的设计到实施,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融合是可行的,而且路径还有很多。从《三维设计与智造》课程来看,主要是立足于通用技术的必修一和必修二,整合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选择性必修模块的相关内容。通过项目学习和混合学习,我们引导学生初步体验了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了产品设计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计算思维、工程思维、设计思维等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真正提升了学生的技术素养。


3.      课程反思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一是融合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挑战比较大,18课时比较紧张。因此项目难度不能太大,台灯项目需要灯罩、底座、支撑杆的组装,还有电子电路的安装和焊接,一个环节没跟上,就会使项目进度变缓。目前考虑将台灯改成小夜灯可以降低难度,说不定更受学生欢迎。二是三维建模软件原来采用Slideworks,但操作难度较大,现在准备采用3D One,更适合初学者,更容易实现创意。三是原先采用的无锡教育云平台功能比较单一,对师生互动的支持比较少,我们准备采用i3DOne网站的云课堂,进行课程教学与管理,尝试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方式,期待课程教学如虎添翼,收效更佳。

 

【参考文献】

[1]     顾建军,吴铁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

[2]     任友群,黄荣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

 

(尾注: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设计与智造:统整理念下高中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i3DOne社区无关。

作者简介

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进入无锡市第一中学从事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至今。
文章介绍
  • 【摘要】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三维设计与智造》校本课程是我校的江苏省前瞻性项目课程之一,采用ADDIE课程设计模型,秉承融合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转变学习方式的项目理念,为培养能设计会智造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关键词】技术素养 校本课程 三维设计【正文】一、课程背景2019年5月,无锡市第一中学成功申...
  • 浏览次数:
  • 更新时间:2021-02-18
扫码分享给朋友

更多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