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 > 资讯 > 所有案例 > 【基础学科应用案例】3D One在立体几何的应用初尝
【基础学科应用案例】3D One在立体几何的应用初尝

2016年,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我接触了3D One,说是机缘巧合其实是受形势所迫。创客之风狂刮进各间学校,毫不例外,开外的校长也迫不及待地为“我”添加了3D打印机,门口的牌子堂而皇之地多了一块~创客实验室,原来的机器人实验室和科技创新社被迫屈居二、三位。


领导的“信任”让我“受宠若惊”!赶紧到处翻查各种3D软件,什么123D、3DMAX等都下载一遍,要么语言问题、要么界面原因总感觉有点不习惯,无论如何专注都见不到成效,看来任何知识都需要老师的引领。直到3D One的出现,我能很快地完成我的第一个作品。


图片1.png


我是广州市开发区外国语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师,既然涉及技术,所以什么机器人、科技都划归技术范畴,3D打印也不例外。经过一年的学习和锻炼,我的模型越来越多也开始漂亮复杂了,社区等级也由原来的“一级士兵”晋升到现在的“九级司令”了。


每次看到学生仰望我的神情的确有点骄傲,但是看到学生的作品又有点“恨铁不成钢”。说到这不能不诉诉苦,科技活动、机器人竞赛、3D打印、创客等在我校高中教学中属于“绿叶”角色,配属的课时顶多1节/周,一学期下来满打满算不过16节,640分钟,学生能做出个模型已经不错了,要求不能太高。


随着3D活动的开展,不少学生抛弃了原来的电脑游戏,我也迎来了家长的第一波投诉:“孩子还是以学业为重!”这个打击的确不小,釜底抽薪啊!我将面临没学生可教的局面?形势迫使我重新思考我校3D建模的走向,紧靠高考科目、曲线救国!从辅导自家小孩地理入手,继而数学的观察物体到高中的立体几何,我开始了3D One辅助学科教学的初步尝试。


某日,3D建模的咨询课上,高一学生的数学作业引起了我的兴趣。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和一塌糊涂的数学作业~立体几何,这不正就是3D One“上位”的机会?


让我们先看看题目: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P、Q、R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求作截面PQR;


图片2.png


学生告诉我在平面上很难一下子看出立体的感觉,我知道他需要锻炼。同样,丢掉数学好多年的我也需要重新回炉锻造,先从基本的平面作图来分析,分析与作图利用了“几何画板”完成如下:


图片3.png


这个过程花了我一个下午的时间,立体几何不是一般的难,对于学生和我都一样。分析过程中还结合立体感衍生了几个问题,修改原题如下:

【立体几何】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R、F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

1、证明直线PQ、直线RF能相交于某点;

2、求作截面PQR;

3、平面PQR与正方体ABCDA1B1C1D1相交构成什么形状,证明之;



图片4.png


【分析证明-1】证明直线PQ、直线RF能相交于某点;

利用3D One绘制一个20×20×20mm的在正方体ABCDA1B1C1D1,通过3D One软件的渲染、线框模式的切换(Ctrl+F)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形实体与平面立体图的对应关系。


图片5.png


在平面ABB1A1上作棱AB、棱BB1的中点P、Q,连接成直线PQ;


图片6.png


在平面A1B1C1D1上作棱B1C1、棱C1D1的中点F、R,连接成直线FR;


图片7.png


延长棱A1B1如下图,利用视图导航股子转动正方体及相关直线,能相当直观地看出各直线的位置。


图片8.png


12>共2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i3DOne社区无关。

作者简介

广州市第八十七中学出任通用技术课老师,市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机器人大赛,自2006年参赛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不凡的战绩: · 2006-2008年连续3次获得广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等奖· 2008、2009年蝉联两届香港CTEA创协杯创意科技机器人大赛再探月球高级组冠军· 2009年获第25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作品一等奖· 2012-2016连续5年获得广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高中组创意机器人一等奖(第一名)
文章介绍
  • 2016年,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我接触了3D One,说是机缘巧合其实是受形势所迫。创客之风狂刮进各间学校,毫不例外,开外的校长也迫不及待地为“我”添加了3D打印机,门口的牌子堂而皇之地多了一块~创客实验室,原来的机器人实验室和科技创新社被迫屈居二、三位。领导的“信任”让我“受宠若惊”!赶紧到处翻查各种3D软件,什么123D、3DMAX等都下载一遍,要么语言问题、要么界面原因总感觉有点不习惯,无论如何专注都见不到...
  • 浏览次数:
  • 更新时间:2017-12-07
扫码分享给朋友

更多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