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望软件-i3DOne社区举办的第二届“中望杯”全国青少年科创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历经数月现已圆满收官,全国共30余个省超600所学校、近2000名师生积极参与,并有共800多师生获得重磅奖项。为促进全国中小学师生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成长,i3DOne社区特别邀请获奖者进行优秀参赛经验分享,希望为广大师生在科创探索之路提供更多思路。
▲点击可查看“中望杯”更多精彩内容
以下是江苏省射阳中学薛明青同学分享的参赛心得。明青同学对人工智能有很大的求知欲,自我调节能力强,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在本次“中望杯”人工智能竞技赛取得中学组三等奖的好成绩,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他的参赛故事吧!
我是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一(2)班的薛明青,非常荣幸在“中望杯”人工智能竞技赛荣获全国三等奖,在此非常感谢孙亚东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
本次比赛取得的成绩,我认为四分靠经验、三分靠实力、三分靠运气,下面主要从经验,运气,实力三个方面来说明自己是如何获奖以及如何准备的。
一直以来,我对机器人、编程都十分感兴趣,为了让自己的高中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我报名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课并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课上,孙亚东老师用3D One AI(中望人工智能三维仿真软件)为我们演示了线上虚拟机器人仿真效果,当时觉得挺神奇的,也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线上虚拟机器人,和我们以前接触的实体机器人很不一样,我发现原来在电脑上也能让机器人实现各种想法,当时虽然很懵懂但是求知欲被激发了:我暗自下定决心学习3D One AI这个软件并参加“中望杯”人工智能竞技赛,弄清楚其中的人工智能实现原理。
▲孙亚东老师正在为学生演示线上虚拟机器人效果
“中望杯”人工智能竞技赛对于参赛选手没有任何的要求,即使无基础也可参加。报名参赛后,我和机器人社团的其他老师同学一样,每周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备赛的日子是痛苦而又快乐的。依然记得在刚开始培训时,因为电脑配置的原因,我无法进入仿真环境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前两次课几乎全程在看着别人练习而自己无法动手实践,当时觉得会落后很大一截,心里很焦急。幸好在孙老师的帮助下,电脑的问题被解决了,我开始在3D One AI软件上进行操作尝试。
本次中望杯-人工智能竞技赛的场景模拟的是在月球上将采集矿产资源运回地球的过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视觉循路、获取火箭燃料、搭乘电梯、检查物资箱、资源装载、物资运输等任务。
我按照课上的讲解,首先开始的是运输小车的拼装,很快地便利用3D One AI软件上的虚拟电子件搭建好了小车;然后是利用积木编程编写小车运动的程序,进入仿真进行测试,这一步的过程并不顺利,出现了“无论怎么编程,小车都无法运动”的情况,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面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终于找出是编程控制语言中把“重复直到”设置的“直到才”的原因,由此可见,细节决定成败,往往是一个不在意的小错误,便会导致整个程序的崩溃。在此也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我的耐心帮助。
虽然在备赛期间遇到过问题和困难,但也会时常发生意想不到的惊喜。其中让我觉得最有趣的莫过于“变形金刚”了:我们利用夹取物资结构的的自由性,通过增加伺服电机和机械臂的数量,让运输小车变得“三头六臂”升级为“变形金刚”,让其完成推箱子、举箱子的任务。我和同学们会相互之间较量谁的“变形金刚”更复杂、更灵活、更快完成任务,在比拼的过程进一步发挥了我们的想象力,特别开心。所以说想象力决定了我们所能到达的高度。只有敢想,敢尝试,我们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与进步。
参加完第二届中望杯全国青少年创新素养赛·人工智能竞技赛后,我的收获颇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赛,生涩感,紧张感,成就感等等应有具有。我对人工智能知识的理解加深了,我的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和自信。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会计划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参加一些人工智能类的竞赛。对于下一届的中望杯,希望可以将中学组比赛的的地图进行优化改变,例如加大比赛赛道、增加场景道具、检查物资任务中把损坏箱设置为随机等,将难度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青少年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对于正在学习其他人工智能的同学们,我也分享一点学习建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不断努力进步的动力。学习人工智能不一定要有多么深厚,多么专业的知识,可以是浏览过有关AI的杂志新闻,也可以是阅读AI相关的专业书籍。总而言之,只要自己愿意学,哪怕是零基础也不用怕,可以利用3D One AI这款软件,只要你有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
最后衷心祝愿中望杯越办越好,中国航天事业越来越强盛!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i3DOne社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