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D One AI软件,在仿真环境中通过语音控制智能声控台灯开灯/关灯/调亮等命令。通过编程,与电脑麦克风精准互动,实现人机交互自由。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语音识别的编程方法; 2.掌握多条件判断的编程方法; 3.掌握语音识别中的语言判断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电脑进行语音识别的过程; 2.通过编程了解多条件判断的编程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编程的过程中能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2.在程序体验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掌握多条件判断的编程方法
一、实验设计
本实验以人工智能为背景,以学生最为熟悉的智能家居场景背后蕴藏的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引入了本节课,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秘了语音识别背后的逻辑判断,在编程环境中通过拖动代码块实现了简单的编程,并在虚拟仿真环境中检测了程序的合理性。实验设计循序渐进,不断启发学生实践与探索。
二、创新点
1.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仿真实验结合;
2.将三维模型与语音识别融合;
3.学生在体验编程的基础上深刻体会了智能家居背后蕴藏的技术。
三、注意事项
1.需要提前在3D One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中申请账号;
2.启动仿真环境前注意计算机麦克风可以正常运行。
四、实验器材
(一)器材名称:计算机
功能:运行软件实现编程、交互
器材简介:
1.台式电脑或笔记本均可,实验前保证电脑麦克风正常运行;
2.需联网,用来登陆3D One账号。
(二)器材名称:3D One AI软件
功能:实现编程、仿真环境
器材简介:
1.根据自己的电脑安装系统在官网下载并安装软件(32位或64位)
2.提前申请账号;
五、教学分析
(一)技术与教学融合分析
1.本实验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仿真实验结合使学生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就能体验到虚拟仿真技术,验证了假设的合理性;
2.使用3D One AI软件,实现了AI常态化课堂;
3.通过体验与学习、生活相关性较强的智能家电,来感受语音服务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二)实验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适用于对三维模型和编程零基础的同学开展实验,选择的实验是智能家居中的智能语音识别服务产品,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探秘语音识别技术背后蕴含的技术。在编程环境中通过拖动代码块实现了简单的编程,并在虚拟仿真环境中检测了程序的合理性。实验设计循序渐进,不断启发学生实践与探索。
(三)教学效果分析
如果学生有自己的3D One账号,并制作了自己喜欢的模型,那么本节课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微信、语音转文本、车载导航、智能音箱等已是学生熟悉的产品,如果设计一款能够进行交互的智能家居产品,将会激发学生编程的兴趣,在程序不断调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和获得成就感。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由于时间的关系,使用了已制作完成的3D模型,若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自己制作一个模型,学生的参与度会更好;
其次,对语音识别技术所蕴含的原理没有进行深入讲解与启发;
最后,对于程序中的if语句逻辑判断没有进行进一步探索。
适用易懂0
丰富清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