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 > 资讯 > 社区杂志投稿 > 【杂志投稿】语文3D珠联璧合,人文科学相得益彰——3D打印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策略初探
【杂志投稿】语文3D珠联璧合,人文科学相得益彰
——3D打印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策略初探

社区读物《创客来了》!每季度发行1期,帮你发现生活中的有趣创意;这不单单只是一本社区杂志,还是一本生活实验书。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发现3D的美,激发你的创意、开发你的脑洞。


杨老师的投稿成功登上第五期《创客来了》!一起来看看文章的精彩内容吧!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马家中心小学 杨梅


5杨梅-1.jpg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而新兴的3D打印技术无疑是语文的最佳拍档了。如果能实现语文人文素养和3D打印技术科学素养的巧妙嫁接,那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大放异彩。


QQ图片20190222135445.jpg


一、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


学科间交叉融合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世界对于复合型人才十分的渴求。若我国能在中小学阶段实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就不难实现与国际教育的完美对接。这样能使我国教育培养出更多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人才,使我国的教育更富有国际化和现代化色彩,而不是狭隘的地域色彩。我们不希望一棵棵在我们祖国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小树苗被移植到别的土地上就无法存活,我们希望这一棵棵树苗有能力生长得更茁壮。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不能与国际脱轨,否则就会不利于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座孤零零的小岛而远离这个热闹的世界。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则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加国际化,增强我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进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为新世纪我国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语文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的这一地位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是素质教育和课改趋势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语文学科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必须走整合教育的路子。语文学科进行整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曹洪顺曾说:“语文学科不仅仅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便他们学习其他学科和知识做好准备,它还有向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德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发展学生智力的智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美育价值等等”。要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等三个方面的价值,也只有在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实践中才得以完成。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安排趋向于综合化。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把“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摆到了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的位置,其目的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可见语文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整合显然是有理有据,有规律可循的。语文教学是可以也是有必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否则怎能完成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目标呢?


三、语文与3D打印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无论各行各业,创新都是人才的必备杀手锏。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学习3D打印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拥有创新的品质,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结合,如果我们能将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3D打印技术引进我们的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见长的语文课堂,将二者巧妙嫁接起来,让语文这棵“老树”绽开3D打印这朵科技“新花”,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平添几分高科技的魅力。


四、3D打印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策略


(一)妙用3D模型情境导课


立体的3D模型较一般的平面图形更加生动形象,用它来导入新课,可以产生“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例如,教授骆宾王的《咏鹅》一诗时,我们就可以用动态的3D模型配乐导入,这样一来,学生整节课都会兴味盎然,学习效果也会随之大增。


图片1 (1).png


(二)巧用3D模型突破课文重难点


课文中所涉及到事物不一定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所以理解起来可能会有难度,但如果我们把它用3D模型的方式带进我们的语文课堂,这个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赵州桥》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赵州桥的举世闻名和石匠李春匠心独运的巧妙设计,我们可以用赵州桥的3D模型来帮助学生了解赵州桥,等课文学完,学生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赵州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句话了。


图片2 (1).png


(三)看3D模型编精彩故事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也喜欢编故事,那我们就可以利用3D模型做催化剂激发他们编故事的欲望,这样一来,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起到锻炼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激发无限想象力的作用。


比如制作一组题为《葡萄熟了》的3D模型,让学生看3D编故事,形象生动的模型会极大地刺激他们的感官,一个个美妙的故事就会诞生了。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低段语文的口语训练教学。


图片3 (1).png


(四)看3D模型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作文教学仍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动力。这时候,我们不妨让学生感兴趣的3D模型来引领孩子们写作文吧。


以写科幻作文《天外来客》为例,学生在写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展示3D模型,然后让他们以此为素材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写成一个神奇有趣的科幻故事。如此一来,学生定会文思泉涌、脑洞大开,佳作连篇。


再比如写以“礼物”为题的作文时,我们就可以展示各种各样的3D礼物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为他们顺利写作打下基础。


图片4 (1).png


(五)用3D模型引领学生爱上阅读


学习能力来源于早期阅读,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第二是阅读量的累积。习惯培养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研究表明,真正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90天。我们可以这样来做:根据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读书目录和分年级学段推荐的图书目录,语文老师按班级读书计划每周做一个和书中内容相关的3D模型,让模型引领孩子们去阅读,只要坚持一学期,学生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可以培养起来。


比如,教育部推荐书目中有一本法布尔著的《昆虫记》,在阅读前老师展示蝴蝶和七星瓢虫,先引出昆虫一词,再引出《昆虫记》一书,接着让学生猜想:这本书中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然后让学生去品读这本书,读完后再谈谈读书感悟。


只要老师持之以恒这样做,孩子们一定会越来越喜欢读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这样他们的阅读量肯定也会与日俱增,学习能力自然会越来越强。


2019-03-29_150020 (1).jpg


(六)学3D建模写特色日记


以前我带低段语文的时候,曾让学生写过绘画日记,效果非常好,那个班的学生不但爱上了写日记写作文,也喜欢上了画画,而且我们班的语文成绩直线上升,每次考试都是遥遥领先。我以此为题材写的论文《绘画日记有魅力,浓妆淡抹总相宜》也在《陕西教育》举办的论文大赛中获奖并刊载于《教坛珠玑》一书上。由此我大胆设想,如果我们能将3D这种高科技的立体画和写日记结合起来,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每天做一个3D模型,然后以此为素材写一篇日记,可独立成篇,也可以写成一个系列故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可以使学生因沉迷游戏而荒废时间的机率大大减少,在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同时,学生没准也成为了建模高手、创客达人。


2019-03-29_154832 (1).jpg


(七)用3D模型学国学品经典


我酷爱中国的唐诗宋词,也是国学经典的尊崇者。当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中国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唱响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候,我也萌生了一个想法:我要用3D做出其中的作品,于是,怀着满满的创作热情,我做出了《咏鹅》、《苔》、《墨梅》、《天净沙.秋思》、《将进酒》、《送别》、《鹊桥仙》、《月下独酌》、《春晓》、《陋室铭》、《饮湖上初晴后雨》《卜算子.咏梅》、《少年中国说》、《长恨歌》、《琵琶行》、《梅花》、《金缕衣》等3D模型。除了这些经典诗词,我还做了诸如《十二生肖》等国学系列作品,其中《十二生肖》被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做了专题报道。


那么?这类模型我们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1、进行诗词类教学或比赛


例如:出示梅花的3D模型,让学生背诵或默写关于梅花的诗词,看谁背写得多。


2019-03-29_155025 (1).jpg


2、进行国学经典知识竞赛


例如:让学生依次说出十二生肖都有哪些?学生说一个,老师展示一个3D模型,然后还可以讲讲十二生肖的有趣故事。


2019-03-29_163009 (1).jpg


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让学生欣赏一组旗袍图片,引领他们去上网查资料了解中国的旗袍文化,领略东方服饰的古典韵味。


2019-03-29_163133 (1).jpg


4、学习俗语


例如:展示3D作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俗语,再让他们去搜集俗语并理解其含义。


图片17 (1).png


(八)用3D模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引领


文以载道,道以育人。语文学科有着很强的育人功能,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文本身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自我的感悟,让学生的内在品质实现自我修炼,知道点中国文化,了解点中国文学,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学习和体悟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华好传统”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3D模型来让孩子们受到教育熏陶:用华光四射的宝莲灯给孩子们讲述沉香劈山救母的美丽传说;用雕有寿字的仙桃让孩子们体味人类对健康长寿的美好向往;用盛有荷包蛋和油饼的木盘让孩子们感受代代相传的孝道;用餐桌上的白菜饺子让孩子们品味中国年的团圆味道;用煜煜闪耀的红烛让孩子们感动于老师无私奉献的崇高;用满头大汗的雷锋叔叔让孩子们知道要见贤思齐,助人为乐;用金黄的麦穗提醒孩子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必要;用春光中读书的小男孩让孩子们受到惜时勤学的熏陶;


2019-03-29_163449 (1).jpg


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的内在品质得到修炼,让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九)3D打印做奖品


我们可以打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诸如动漫形象、笑脸、大拇指等3D模型给他们做奖品,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会因为喜欢你这位创新型的老师而更加喜欢你所执教的语文学科,久而久之,你所带的语文学科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总之,将3D打印技术与语文学科巧妙整合,把它当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催化剂,不但可以助力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可以为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领导航。这正所谓:语文3D珠联璧合,人文科学相得益彰。


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社区读物《创客来了》第五期


如果你也有创新教育故事想要登上杂志,赶紧来投稿吧!丰厚奖励等着你!还能获得纸质版杂志呢!详情>>我要上杂志

作者简介

喜欢绘画,钟情3D,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科技辅导员”,业余时间进行3D建模、剪纸和手撕画创作,关于绘画的文章《闲涉丹青梦一生》于2017年在《教师报》发表。她学习3D旨在传播创新教育,以一人之微弱***,点燃并拨亮孩子们心中的创意明灯。她的人生格言是:诗意栖居,美美生活。
文章介绍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而新兴的3D打印技术无疑是语文的最佳拍档了。如果能实现语文人文素养和3D打印技术科学素养的巧妙嫁接,那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大放异彩。
  • 浏览次数:
  • 更新时间:2019-04-11
标签
经验分享杂志投稿
扫码分享给朋友

更多分享:

相关推荐